巴西海滨要塞唱响《我爱你,中国》

发布时间:2025-11-14 06:37  浏览量:1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吴杰】站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帕卡巴纳岬角,你能感受到强烈的对比:左侧是被誉为世界十大海滩之一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形似新月,沙质细软,身着比基尼的女子、隔网击打沙滩排球的青年、悠然漫步的游客与蓝天碧海、黄沙白浪一起构成优美浪漫的画面;右侧是建于岬角之上的科帕卡巴纳要塞,德国克虏伯巨型大炮、灰褐色混凝土堡垒、白色为主基调的要塞门楼、身着迷彩服头戴贝雷帽的军人,透着严肃与威武。

科帕卡巴纳要塞面朝大西洋,建于1914年,是进入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市瓜纳巴拉湾的首道屏障。要塞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除了口径305毫米的双联装主炮,还配备了口径190毫米和75毫米的副炮。

科帕卡巴纳要塞大门。图源:外媒

在多年没有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要塞的战略作用愈发微不足道,1987年退出现役。但要塞仍由军方掌控,海防重任变为海岸观测,成了巴西军事历史博物馆,向公众售票开放。2014年,巴西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时,在安装火炮100年后,这座要塞内设立了为全球记者服务的新闻中心。当年的要塞军官活动俱乐部,现在变成游客推杯换盏、品尝美食的餐厅。这里是里约热内卢观光的绝佳所在,是欣赏日落美景的热门地点,一对对情侣、一桌桌食客,坐在沿海岸布设的餐椅上,边品尝巴西特色美食,边欣赏夕阳给海滩镀上金色。

克虏伯巨炮仍是游客关注的视觉焦点。站在炮台顶部,可欣赏科帕卡巴纳海滩全景、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天际线,遥看地标建筑基督山上的巨型基督像。黑黝黝的炮筒是冰冷的展品,仿佛在默默回忆流逝的时光。它不再威严地守护海岸,却成为那段历史的讲述者。要塞内镌刻着古罗马名言“你若渴望和平,必先准备战争”。

在要塞内的礼堂,我们欣赏了一场别致的音乐会——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的周末演出。要塞礼堂不大,约200人就把礼堂坐满。青年长号乐手的独奏、指挥激昂富有魅力的手势、管乐齐奏时的嘹亮气势……都让人刮目相看。乐团主唱伊莎贝拉用中葡双语演唱了《我爱你,中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要塞乐团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乐团乐手、主唱基本来自里约热内卢市几个主要的贫民窟。乐团成立的初衷是发现贫民窟中有音乐天赋的青少年,为他们搭建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同时远离贫民窟的黑帮分子。但因为资金困扰,乐团一度难以为继。幸运的是,乐团成员对音乐的热爱、乐团的窘境被中国海油巴西公司员工知晓,该公司根据巴西相关法规,为乐团雪中送炭。乐团创始人玛西娅非常感谢中国海油巴西公司对乐团的帮助。“此爱跨山海,山海皆可平。”中国海油巴西公司总经理黄业华的感慨,是要塞乐团成功以及中巴之间贸易、资金、民心“三通”的生动注脚。

当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与巴西《依帕内玛女孩》的节奏在古堡内部交融,音乐成为连接东西半球两个发展中大国的桥梁。要塞乐团自此与中国有了更多交集。带有中国符号的一系列展览、演出、庆祝活动陆续在要塞内举办:“中国故事”世界巡回摄影展、中国传统乐器及文化物品展、中国“军乐快闪”、中巴文化交流音乐会、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庆祝活动现场出现的功夫对练、鼓乐合奏、茶艺展示、中医体验、书法、舞龙舞狮、熊猫人偶互动等环节,中华文化特色鲜明,吸引大批巴西民众驻足欣赏、体验。

科帕卡巴纳要塞,这个曾经的威武工事,由于中国元素的增加,成为促进巴中文化和人文交流的“浪漫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