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场面:周瑞家的送宫花,到底有没有羞辱林黛玉?

发布时间:2025-08-29 06:12  浏览量:10

红楼名场面:周瑞家的送宫花,到底有没有羞辱林黛玉?

原创 王培宏 ph和养猫人和猫

2025年08月29日 06:09 北京

【ph红楼研究系列】第36期,20250829,ph

“周瑞家的送宫花”是《红楼梦》中的名场面之一,也是被广大读者和观众讨论最多的场面之一。对这个情景的核心争论点是:在周瑞家的送宫花过程中,她有没有有意地羞辱和怠慢了林黛玉?林黛玉的生气是否合理?

作者在该情景的设计和描写中,对此问题是有明确的答案的。你看,他把周瑞家的那天的具体行走路线都介绍得非常清楚:

那日午后,周瑞家的原本是去王夫人那里回话的,到了王夫人那里才知道王夫人去了薛姨妈那里,于是周瑞家的【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梨香院的位置距离王夫人住处虽然已经是贾府中最近的了,但其实也还蛮远的,因为它的地点实在偏僻。

到了梨香院,周瑞家的向王夫人回了话,听了薛宝钗的“冷香丸”神话故事,又被薛姨妈叫住帮忙带一小锦匣的12支宫花送给贾府的姊妹们,薛姨妈交代给她的原话是:“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注意薛姨妈的这段话,后文要重点分析)。然后周瑞家的就领了这匣宫花,出门时顺便打听了一下香菱的故事,端详了一下香菱的容貌,做了一些点评,就离开梨香院去执行送宫花的任务去了。

周瑞家的先是【携花至王夫人正房后头来】,也就是说她从梨香院原路返回到了王夫人住处,把其中的四枝花分别送给了迎春和探春。她一时没有找见惜春,于是【周瑞家的因说:“四姑娘不在房里,只怕在老太太那边呢。”】(注意周瑞家的这句话,后文要重点分析),经丫鬟提醒,她才在另外一间屋子里找到了惜春,给了惜春两枝花。

周瑞家的看到惜春在和小尼姑智能玩耍,于是又顺便从智能那里打听了一下智能的师傅和水月庵的内部事情。接着【便往凤姐儿处来。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看作者对这段描写多详细,“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还顺便从后窗里偷窥了一下李纨,周瑞家的和李纨很熟吗为什么要偷窥人家?然后才“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这又是一段并不短的距离。

来到凤姐院中后,【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周瑞家的在凤姐的东房里又开始从大姐儿奶妈那里打听大姐儿的事情,然后【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那么,王熙凤在家里做什么呢?周瑞家的“会”的什么“意”呢?很显然,王熙凤和她老公贾琏这对年轻夫妇在同房午休呢,通房丫鬟平儿在旁伺候,小丫鬟丰儿在门口看着免人打扰。与性福的凤姐相比,守寡的李纨只能一个人歪在床上睡觉。对此周瑞家的都看得一清二楚。

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管家婆中的小领导,每天在贾府里随便走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顺嘴打听,贾府的一切生态便尽收她的眼底了。别看她是个奴才,但她很擅长“向上管理”,要不然能在那一群势利眼中吃得开?

平儿看到周瑞家的又来了(前面她刚带刘姥姥来过),问她怎么又来了,周瑞家的说专来给凤姐送花,于是【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了四枝,转身去了。半刻工夫,手里拿出两枝来,先叫彩明吩咐道:“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次后方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你看,凤姐拿到花儿后要整个处理完,才“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向谁道谢?当然是向送花的薛姨妈道谢。也就是说,周瑞家的回头还要再跑一趟梨香院,给薛姨妈回话:薛姨妈,您的花儿我都送周全了,她们都说感谢您呢,这是您的匣子,您收好。是啊,周瑞家的还要把空匣子送还给薛姨妈呢。

从凤姐那里出来后,【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穿过了穿堂】,准备把最后两枝花送给黛玉。然而在路上又碰见了她女儿来找她,说她女婿冷子兴惹了事,找她央贾府的人帮忙解决。这么一件普通人很难摆平的官司上的事,周瑞家的却根本没当回事:【周瑞家的仗着主子的势利,把这些事也不放在心上,晚间只求求凤姐儿便完了】。

看到没有,真正的势利眼奴才是怎么当出来的:你以为周瑞媳妇这一天天在贾府的行走活动,打听薛宝钗冷香丸、打听香菱身世、打听水月庵内幕、偷窥李纨、打听王熙凤女儿等等,只是单纯地爱好八卦吗?当然不是,她是在收集情报,无时不刻地收集信息和情报,随时随地做出利益衡量,甄别和筛选有价信息,进行利用和投资,最终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回报。这才是真正高效效率的奴才啊,要不然她能轻易摆平女婿惹出的官司?

最终,周瑞家的终于来到了贾母处的黛玉房内,黛玉在隔壁的宝玉房内和宝玉玩一款青少年益智游戏“九连环”,宝玉抢先接了过来,“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于是,这个黛玉发飙的名场面的就来了:【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那么,黛玉为什么一看到花儿最先问的却是“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这么一个问题呢?这个质疑是否能证明林黛玉斤斤计较小心眼呢?并不能,这句话其实是对周瑞媳妇第一句话的回应:【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周瑞媳妇这句话说的好像薛姨妈是派她专门就给林黛玉一个人送花来了,这当然是周瑞媳妇自己的圆滑和歪曲,她既把林黛玉作为毫不重视的最后一个人对待,又想让林黛玉承薛姨妈和她的好,所以她在这句话中有意地掩盖了其他姐妹已经都有了的事实。而匣子里只剩下了最后两枝,所以敏锐的林黛玉才有此一问,一问便知,周瑞家的是有意向她隐瞒了其他姐妹已经有了的事实。所以林黛玉才会冷笑:“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林黛玉的冷笑和生气是双层的:其一把别人挑剩下的给她;其二向她隐瞒别人已经挑过的事实,还专门想卖给她一个好,让她感激。她恼的更多的其实是第二层,所以,她偏不感激。所有接受周瑞家的送花的女生中,林黛玉是唯一一个没表示感谢的人,她不仅没有表示感谢,而且还恼了。那么你猜,周瑞家的回头给薛姨妈还匣子回话时,会怎么说黛玉不仅没有感谢你反而恼了这回事呢?

那么,周瑞家的是否在这件事上有意地怠慢和羞辱了林黛玉呢?她是无辜的还是有意地羞辱林黛玉并且应该为林黛玉的这次发火负责呢?我们首先根据作者清晰的描写看一下周瑞家的在送宫花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线:网上有人绘了一副贾府的地图见下所示,可能没那么准确但大差不差也就差不多这么个样子,反正薛家住的梨香院是很边缘、偏僻的,距离荣府主体住宅区比较远。

(图片来源:网络,绘者不详)

周瑞家的送宫花的具体路线是:梨香院-王夫人院-穿过李纨屋后夹道-过西花墙西角门进凤姐院-穿过穿堂到贾母院。从图示来看,这确实是这条送花路线的最短路、最顺的路线。

但是,这么一条顺路顺序真的合理吗?那要看从哪个维度来说:

1)单纯从送花者所走的路线最短、最省体力角度来说,这就是最合理的送花路线、送花顺序。

2)但是从礼节角度来说,这个送花顺序就不合理。你看薛姨妈所交代的原话:“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薛姨妈是贾府的客人,送礼物当然是先送给主人、再送给主人的亲戚,所以她交代的顺序是先送贾府三艳,再送林黛玉,这个顺序当然是符合薛姨妈的礼节的。她说剩下的四枝给凤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最后剩下的四枝你就交给凤姐处理好了,因为从薛姨妈眼里和她熟悉的荣国府里能送的小姐就这么几个人,多余的两枝花应该送给谁她不知道,而王熙凤是荣国府主理人,所以交给她处理剩下的花,随她想送给谁就送给谁,一个人头上戴两枝花就行了不需要戴四枝。而接到花的凤姐立即就秒懂了薛姨妈的意思,所以她当时就把另外两枝转送给了宁国府的秦可卿,并且是当着周瑞家的面转送秦可卿的——从这一点你就能看出凤姐做事多么周密,她要让周瑞家的在给薛姨妈回话时告知对方她已经把另外两枝送给秦可卿了她可没有独留她的四枝花。

所以凤姐的四枝花一定是要最后送的,这才是合情合理合乎礼节的,因为她收到的花最多,而且是最后收尾处理所有剩下花的人。

以及,先送贾府三艳是薛姨妈的角度,那么从周瑞家的角度应该最先送谁呢?同样,从先宾后主的礼节来讲,当然是先送给作为宾客的林黛玉,其次才是自家主人小姐贾府三艳。

所以,从事理和礼节角度来说,送花者的最应该的送花顺序就不是那条“顺路”了,而是林黛玉-贾府三艳-王熙凤,也就是先去贾母那里,再去王夫人那里,最后再绕回王熙凤那里。

有人说,这不绕路了吗?这不累吗?送个花而已为什么要折腾人家大妈啊?呵呵,你以为周瑞家的这种顶级奴才在乎的是自己累不累吗?她会在意在贾府里多走几步路吗?假如送花的对象里有贾母,你觉得她会先送哪里呢?

所以,根本不是绕路不绕路的问题,而是:在这个势利眼奴才周瑞家的眼里心里,她早已有了一个自己的偏重排序,在她的眼里,林黛玉的权重就是最低的,就是排在最末的一位的,什么待客礼节、事理逻辑在她那里根本不重要。

她先把自己的主人小姐贾府三艳摆在客人林黛玉前面,因为在她看来,林黛玉无权无势无人撑腰,得罪了也就得罪了,无所谓,既治不了她也碍不了她什么。你要知道,她这么一个在贾府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处打听的人,对林黛玉的一切都必然打听得清清楚楚干干净净了,巴结她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利益,为什么要巴结她?

你不要忘了她在王夫人那里没找到惜春时说的那句“四姑娘不在房里,只怕在老太太那边呢”。如果惜春真的在贾母那边(也就是说和林黛玉在一起),周瑞家的还会这么安排顺序吗?作者让角色说出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就是在告诉读者:如果贾惜春当时真在贾母那里,周瑞家的一定会先绕道贾母那里给贾惜春送宫花,顺便也就把黛玉的也给了,最后才会去凤姐那里。但是贾惜春并没有去贾母那里,所以周瑞家的就不会为林黛玉绕道,因为她认为不值得。这就是典型的奴才势利眼行为。

更过分的是她把本应收尾的凤姐也摆在了林黛玉前面。因为这是她向凤姐示好的一次机会,她绝不会丧失这个机会。她刚刚在刘姥姥一事上求过凤姐,马上又要在女婿的官司上求凤姐帮忙,她当然要尽心尽力地巴结好荣府的权力代理人王熙凤。所以她要让薛姨妈安排的原本收尾的凤姐先挑四枝花。可惜的是凤姐本人并没有出场,平儿代理了,这让她有点小失望。

总之,如此这般,所以周瑞家的才做出了这么一个表面看着是“顺路而为”实则是非常下作的送花排序行为。

所以周瑞家的就是在有意地羞辱和怠慢林黛玉。这是作者确定的写作意图,呈现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中。

所以,林黛玉这次的生气和恼火,并不是她自己小家子气,只是对被贾府奴才凌辱的一次反击。这就是林黛玉在贾府所经历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一次风刀霜剑。

因为林黛玉太过于聪慧,所以她能秒解他人的心思。尤其那些势利眼奴才们的心思。

而面对黛玉的恼怒,【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既不反驳也不解释更不赔话,是啊,就是把别人挑剩下的给你了,怎么滴?你打我呀!她不在乎。因为作为势利眼奴才的她认为黛玉没有势利,欺负一下又咋?

而宝玉还在那里傻笑。

读者也在那里傻笑,以为林黛玉过于小家子气了。

好,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另外,再顺便说一下作者对林黛玉与晴雯两个人物所设计的想通之处:林黛玉在这次宫花羞辱事件(第7回)中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书至第37回,谈到秋纹得了王夫人赏的衣服开心得不得了,晴雯则说:“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看看,晴雯和黛玉是不是就像一个人?

(第37回)

(第7回)

什么叫以晴映黛?这就是以晴映黛。晴雯黛玉她俩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是一致的,她俩也都是各自的十二钗之首,她俩都是超越世俗的(当然不只体现在这两件事上)、空灵的,她俩其实才是作者真正赞美的对象。作者对她俩的写作手法是真切的、坦诚的、冷静而热烈的,完全不像在写薛宝钗时采用了大量的明褒实贬的隐晦笔法春秋手法。

我们说曹雪芹写《红楼梦》写的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为所有女性立传。那么他是对所有女性都采取的赞美的态度吗?当然不是,她们虽然都有一个共同的悲剧性底色——跋扈的残酷的男权社会,作者对所有女性的这种悲剧性的同情是相同的,但是对于她们各自的品性,作者是有褒有贬的。对于林黛玉和晴雯,作者就是明褒实褒的,对于薛宝钗和袭人,作者就是明褒实贬的。对此一定要有所甄别。

关于晴雯,本系列已有两篇前文:《晴雯与袭人:高下立辨》,《晴雯的身世之谜:出身不比黛玉低》。

(完)

ph之“红楼研究”系列

1.红学研究领域最新重大发现:刘姥姥女婿一家三代的人名隐喻

2.贾宝玉的大名到底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