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不吹越南制造了?网友:越吹越发现事实很尴尬

发布时间:2025-08-30 09:24  浏览量:7

如今都什么时候了,许多人还在贬低越南制造,说什么连鞋子、衣服、袜子等低技术含量的日用品,以及生产各类电子产品、工业产品时,仍然需要从熊猫大量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等组装完后再改个厂地标签,就可以出口第三国,一如既往都这样,还说这不是制造业承接失败又是什么?

然而你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这跟我们20年前走私日本“高端产品”不是一样的路子吗,所以东南亚或者非洲替代熊猫的制造业地位仅剩时间问题了,就像当初熊猫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一样。

——选自越吹

其实你压根没有看到背后的问题本质,工业化不单单是人力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特别是稳定的供电。

在供电这一点上,中美法已经掐死了其他国家自行发电的路子,因为签订了类似核不扩散的协议,把最稳定廉价但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热电技术锁死了。

别说越南,就是印度和非洲也不行,越南至今还是买的广西和云南的电,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毫不夸张的说,熊猫的道路是不可复制的,首先是苏联的重工业的援助,加上国家大,人口多,需要非常多的重工产品,在一个国家内流通非常容易,为企业的下一步积累提供了保障,这一点其他国家都不具备。

还有改开熊猫与西方接触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对抗苏联,向熊猫转移了相当的工业,虽然是低端的,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许多人故意不提的,熊猫人特有的民族性格,即为了下一代可以牺牲我这一代。

而且熊猫重视教育也是其他民族不可比的,熊猫还出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的可以说是顶级的科学家,这些都是很多国家到现在都没出现的存在,不是我说非洲,一个连自己文字都没有的,怎样传承科技和文明 。

就这还想工业化呢,越南先解决电力在说吧,可惜他到现在都无法解决火力发电问题,这是最便宜和最稳定的电源,可惜被西方以环保名义限制了,有能力的国家都不能出口火力发电设备。

即使用其他电能,成本只会成倍上升,西方出于目的可能会买一段时间越南的高价钢,问题是现在西方还有多少钱呢,关键是建钢厂的钱有谁提供,建一个钢厂所需要时间长达数年,资本也就更不会冒险给越南投资了。

因为旁边有一个产钢大国,随时冲击全球钢铁市场。现在在越南包括东南亚投资钢厂的是熊猫,而且西方自己也有钢铁厂。

说到这里,估计还有些越吹不服:“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工厂搬迁到东南亚和越南了呀?真搞不懂,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

我就这么说吧,确实有,不过都是以服装和简单组装为主,没什么技术含量,利润率很低的那种。

反正就是企业自带人马,自带设备,自带技术,拉进一批材料来,组装加工好,又拉出去,除了一点税收,什么都没给越南人留下。

基本上只有富士康模式的企业才适合搬去越南,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低价的人力。稍微复杂点的产业就不行了,比如汽车,汽车涉及到的部件太多了,越南的产业链跟不上,啥配件都提供不了。

以前外企在熊猫造车,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熊猫产不了,但是玻璃、椅子、开关、灯、传感器、外壳、装饰板、皮带、散热器、发电机这些,熊猫本土企业都可以生产,并且还便宜,车企直接采购过来组装即可。

而在越南造汽车,越南本土除了提供人力和电力,几乎啥都提供不了。所以这类企业就不适合搬到越南了。除非有一天,越南的产业链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