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后红肿发痒?别慌!教你一秒判断是否要冲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12 13:48 浏览量:9
深夜追剧时被撒娇的猫咪勾了道血痕,早上醒来发现伤口又红又肿还发痒—— 这是不少养猫人都遇到过的惊魂时刻。到底是普通发炎还是要命的感染?别再对着度娘吓自己了,这篇文章帮你理清思路,关键时刻能救命!
先看伤口“长相”:这 3 种情况可能是感染信号
被猫抓伤后,皮肤会启动自我修复模式,轻微红肿和刺痛其实是正常反应。但如果出现这几种异常,就要警惕细菌在伤口里“安家” 了:
红肿范围超过硬币大小:受伤 24 小时后,红肿不仅没消退反而扩散,甚至摸起来发烫,可能是葡萄球菌或巴氏杆菌在作祟。猫爪子里藏着的细菌数量是狗的 3 倍,尤其是经常扒拉猫砂盆的爪子,感染风险更高。
渗液颜色变浑浊:正常伤口会有清亮组织液渗出,若变成黄色脓液或带血丝的黏液,且伴有恶臭味,说明感染已进入化脓阶段。临床上约 30% 的猫抓伤感染会发展成蜂窝组织炎,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
瘙痒伴随刺痛加剧:普通愈合期的痒是神经修复的信号,而感染引起的痒常混合着针扎般的痛感,尤其在夜间会加重。这是因为细菌代谢物刺激周围神经,形成“痛痒交织” 的典型症状。
出现这些“全身警报”,立即就医别犹豫
当细菌突破皮肤屏障进入血液,身体会发出更强烈的求救信号。一旦发现以下情况,建议 12 小时内到医院处理:
发烧超过 38.5℃且持续不退
伤口附近淋巴结肿大(比如抓伤手,肘部淋巴结鼓起来)
出现头痛、乏力、食欲骤降等全身不适
红肿区域在 24 小时内扩大超过 2 厘米
特别提醒: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老人、小孩、孕妇、糖尿病患者)即使只有轻微感染迹象,也建议尽早就诊。猫抓病的病原体汉赛巴尔通体,可能潜伏数周后才引发发热、皮疹等症状,切勿掉以轻心。
正确处理:从伤口清洁到疫苗接种
被抓伤后第一时间的处理,直接影响感染概率:
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尽可能冲掉唾液和细菌
用碘伏消毒伤口,不要包扎(保持通风利于愈合)
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压迫止血后立即就医
从未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猫造成的伤口,需在 24 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免疫力低下者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预防更重要:这些习惯能减少抓伤风险
修剪猫咪指甲时用专用指甲剪,避免剪到血线引发反抗
玩耍时不用手直接逗弄,改用逗猫棒等玩具
猫咪进食、睡觉或发怒时,不要强行抱摸
定期给猫咪驱虫和接种疫苗,降低病原体携带风险
被猫抓伤虽然常见,但轻视可能酿成大错。记住:红肿发痒不一定是感染,但持续加重绝不能硬扛。及时处理、科学判断,才能既享受撸猫的快乐,又守护好自身的健康。如果拿不准伤口情况,不妨拍下照片咨询医生—— 在健康面前,谨慎永远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