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斗牛、打猎、养猫(30只),这位大文豪,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精彩

发布时间:2025-09-23 03:18  浏览量:2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早上闹钟响了无数遍,挣扎着起床,但就是起不来;

日复一日冲进拥挤的地铁,在逼仄的空间,尽力屏蔽尖锐的轰鸣;

一杯接一杯地灌着咖啡,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光标,突然感到一阵巨大的空虚……

图源:@irasutoya插画小人

你的人生,好像被一个看不见的模具定了型,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轨迹,周而复始,停不下来。

当“班味儿”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病,我们似乎总在不知不觉间,就丢失了最初的热忱,余下的只有不堪重负的麻木,与无可奈何的倦怠。好像生活就剩了一种可能。但偏偏是只有一种可能,才让我们更加迷茫,偏偏是只有一种方向,才让我们更不知方向。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请不要沮丧,因为你并不孤单。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迷惘的时刻,甚至世界知名的大文豪也会如此。

这位文豪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

提起海明威,你会想到什么?硬汉、冰山原则、还是古巴的老渔夫?他在成为经典的近百年间,也被各种标签所层层叠叠地覆盖,而其下真实的、鲜活的面目,却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其实,海明威远不只是个经历过一战的大兵硬汉,他更是个青春迷茫的晃荡者、环游世界的旅行家、深入非洲的资深猎手、斗牛钓鱼的狂热信众……他用自由自在的生活,实现了不循规蹈矩的精彩。

年轻时的海明威

这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全新“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今天礼拜五》《大陆上来的好消息》——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海明威,从西班牙到哈瓦那,在一篇篇经典又轻快的故事中,去去“班味儿”,唤醒身上的“活人感”!

冰山之下,是一颗自由的心

01

1899年,海明威出生于芝加哥郊区。他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但海明威却更像父亲,喜欢打猎、钓鱼、露营等等。因此,他的童年充满了在自然中嬉戏的美好回忆,这也奠定了他自由不羁、漂泊不定的人生底色。

海明威的文字以简洁、有力、精准著称,被称为“电报体”。这种风格的形成,源于他早年当记者的经历。海明威15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来他不顾父亲的再三坚持,依然拒绝升入大学,在18岁时进入《星报》当记者,正式开始了写作生涯。而这家报社的编辑准则,便强调要“用简短的句子,用简短的段落,用有力的英语”,这对当时年轻的海明威影响深远。

但在这种克制的文字之下,却藏着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激情的灵魂。他的短篇小说,就像一张张精心挑选的旅行明信片,每一篇都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个精彩瞬间,让你能直接感受到他那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年轻时的海明威

比如被奉为“冰山原则”模范之作的《杀手》。小说中,两个杀手来到小镇,要杀一个叫奥勒·安德烈松的拳击手。在得知自己死期将至后,安德烈松没有逃跑,甚至没有反抗。他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面朝墙壁,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看似消极悲观,但细想之下,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潇洒。如果死亡已经注定,又何必引起无意义的骚乱?如果此生已经无悔,又何必瞻前顾后?既然不确定才是现实的常态,那何不活得更坦然、更从容?与其在恐惧中消耗自己,不如像安德烈松一样,勇敢地直面它。这种终极的悲观,反倒成了绝对的乐观——生命短暂,那就更要活得精彩。

这种生活态度,是海明威亲历一战的切身感悟。他在1942年回忆:“当我参加一战时,我是一个可怕的笨蛋”。在去往意大利的前线途中,他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并没有住在安全的旅馆,反而尽量接近战场。海明威很兴奋,形容自己当时“好像是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来写这一年最伟大的故事”。他与朋友租了一辆车,只为看到一两个新弹坑。“我们一听到炮弹爆炸,就尽快驱车向那儿赶”。

他很喜欢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中的一句话,把它抄在纸上倒背如流:“真的,我并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们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随便怎么个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样。”正是践行了这样的生活哲学,海明威才能活得如此自由潇洒。

在战争中负伤的海明威

在人文社新版《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中,格雷戈里·海明威在前言里讲述了“瞭望山庄”版小说集的由来。海明威在瞭望山庄住了二十年,直到去世。在这里,他跟妻子玛蒂打网球,举办派对,出海捕鱼,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他在一封信中写道,该轮到他休息了,天塌下来也不关他的事。这种潇洒的生活也得益于瞭望山庄的地理位置。“Vigía”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瞭望或展望。庄园建在一座山上,视野毫无阻挡,能一直看到哈瓦那和北方沿海的平原。海明威便在这里畅快地呼吸,随性地写作,创作出的故事也因此带上了一抹旺盛的生命力。

瞭望山庄

摆脱束缚,去拥抱精彩的世界

02

海明威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旅行家。他的生活,就是对“自由自在”的最好注解。

1923年,海明威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为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海明威逐渐变得忙碌。他开始觉得《星报》的工作变得异常沉闷,遂于1924年1月1日辞职,从此开始浪迹天涯的生活。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在现实的缴款账单前,还能仅凭“工作沉闷”,就大胆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

但海明威不管这些逻辑,他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摆脱物质的束缚,不顾世俗的桎梏,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很自由,可以活得很潇洒。

去古巴,和海明威一起捕鱼

1930年代,海明威移居古巴,在哈瓦那郊外的“瞭望山庄”安家。他买了一艘渔船,取名“佩拉尔”号,一头扎进了墨西哥湾的深海。

他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为了真正理解大海,理解大海里那些巨大而神秘的生物。他经常和古巴老渔夫格利高里奥·富恩特斯一起出海,从老渔夫身上,他看到了那种超越年龄、永不言败的坚韧。

瞭望山庄

二战正式打响后,古巴虽远离烽火,却也拴不住海明威骨子里那匹烈马。

他自告奋勇,向国家请命,要侦查古巴的纳粹间谍,扑灭美国后方的潜在威胁。获得批准后,海明威摩拳擦掌,励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他平日里结交的三教九流这时正好派上了用场,就和福尔摩斯遍布街巷的信息网络一样,海明威也通过渔夫、娼妓、酒鬼、侍者构建了一个被戏称为“骗子工厂”的情报网。他们常常在瞭望山庄饮酒聚会,喝的酩酊大醉的同时交换情报,再由海明威写成报告递呈华府。他自己甚至还将“佩拉尔”号改造成巡逻艇,试图发现敌方潜艇的踪影。虽说最后并没有什么收获,但至少满足了海明威那颗不安而躁动的心。

去西班牙,

体验让海明威狂热的斗牛盛况

海明威还曾迁居美国南端的基韦斯特。他常与好友沃尔多·皮尔斯到干龟群岛钓鱼、到著名的“邋遢乔酒吧”饮酒,偶尔会到西班牙旅行,为《午后之死》收集资料。

自此,斗牛成了海明威的人生关键词,他有许多短篇作品生动描写了斗牛的景象。在《忠贞的公牛》里,海明威几乎是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公牛的赞美。好比中国文人咏梅咏竹,公牛是海明威的精神象征、文学符号。

他写道:“无论是什么使他想要战斗,他的态度都是绝顶认真的,就像有些人对待吃饭、读书或者做礼拜的态度一样”。在公牛被送上斗牛场后,“他在场上战斗得无比精彩,每个人都啧啧称羡,而最佩服他的就是杀死他的那个人”。小说由斗牛士的赞叹结尾:“也许我们都应该像他那样忠贞”。

在斗牛现场的海明威

或许从这里,我们得以一窥海明威的人生态度——认真生活、认真写作、认真感受,面对必将来临的死亡,也要斗得精彩、斗得悲壮,让死神也要发出赞叹

去非洲,跟随海明威狩猎探险

海明威曾两次踏上非洲大草原,进行狩猎和探险。这趟旅程成了他创作《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的灵感来源。在非洲的广袤旷野中,他体验到了与自然最原始的搏斗,也更深刻地审视了人类的脆弱与死亡。

海明威在非洲

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主人公麦康伯是个懦弱的美国人,在打猎时临阵脱逃,遭到妻子和向导的蔑视。而海明威对受伤狮子的描写,却流露出一抹英雄式的壮烈:“它全身的一切,痛苦、虚弱、仇恨和全部剩余的力气,都毫无保留地凝聚在一起,准备发起突袭”。这一刻,仿佛人类成了丑恶的化身,而狮子则荟萃了自然的纯粹力量,给予惨烈的命运以灿烂的回击。

海明威亲近自然的童年经历,造就了他对野性而炽热的生命力的礼赞。不管是斗牛还是狮子,不管是古巴渔夫圣地亚哥还是大马林鱼,都有一种生命的韧劲,都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正是这种韧劲与倔强,支撑着海明威走出自己的路,也教会我们,如何才能在无意义感中找到自己的意义。

标签之外,

作为“爱猫人士”的海明威

03

相信在硬汉形象外,鲜少有人知道,明威其实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猫奴”。如果你走进他的瞭望山庄,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更温柔的海明威

他曾说:“一只猫有绝对忠诚的情感:人类可能因为某种原因隐藏自己的感情,但是猫却不会。”他还说:“有了一只猫,便会有另一只猫!”

事实的确如此,在瞭望山庄,海明威养了超过三十只猫,是个不折不扣的“爱猫人士”。1935年,海明威的一个船长朋友送给他一只拥有六个脚趾的小猫,海明威给它起名“雪球”,这是他的第一只猫。当时有种说法,六趾猫能带来好运,这正好迎合了喜欢冒险的海明威的心意,对他而言,出海、狩猎是家常便饭,他当然需要这点运气。

海明威和爱猫

后来,也正是这只六趾猫,在海明威逝去后,成为了“海明威猫”家族的始祖,一直留在位于基韦斯特的故居里,成了房子真正的主人。“海明威猫”家族现已壮大到了上百只成员,果然应验了主人的那句“有了一只猫,便会有另一只猫!”

每位参观海明威故居的游客都会怜爱地抚摸它们。这些小猫可以随意进出,在花园的椅子上休憩,在屋前的草地上奔跑,也可以在海明威留下的床上打滚。

在很多照片里,都能看到海明威怀里抱着猫,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他甚至为他的猫写了文章,记录下它们有趣的故事。比如,有只猫非常害怕獾,海明威就会当着它的面,故意喊“獾来啦”,看它迅速逃到床单下,他便会发出小男孩恶作剧得逞般的大笑。

除了一些随笔,海明威的很多经典短篇小说里,也有猫的身影。1923年,他早期的成名作《雨中猫》就是其中一例。故事讲的是,年轻的美国太太在意大利的一家旅馆里,突然发现窗外有一只猫蜷缩在雨中,她想下楼把它救到房里。可是等太太走出去,那只猫已经不见了踪影。她懊恼地回到房间,生活的一切似乎都显得不如意。正当她抱怨之时,有人敲门,原来是店主派侍女送来了一只大玳瑁猫。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了读者无限遐想。

海明威和爱猫

生活便是如此。在你对一切都灰心丧气之时,很有可能会在拐角处偶遇当下的确幸。这是海明威小说治愈的一面。他也会用陌陌温情,给读者创造一些小惊喜,或许和他爱猫的特质有关。在瞭望山庄,他会让猫随意跳上他的书桌,搁下正在写作的笔,拿起玉米喂他的猫咪。这是他生活松弛感的最好体现。硬汉的外表下,是一颗柔软而充满情趣的心。他爱猫、爱酒、爱美食,也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细节。他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晚安,我的小猫。”是海明威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人文社新版《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特别为爱猫的海明威设计了一款可爱的猫形书签,希望这只小猫能陪伴海明威的经典作品,与广大的读者朋友,度过一段轻松惬意的阅读时光。它就像那只六趾的“雪球”,陪你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故事,去了解那个“硬汉”形象之外,更真实、更温柔、更有趣的海明威。

迷惘一代,活得潇洒而痛快

04

回望这位伟大作家的一生,他有过沉沦,有过放荡,但最重要的是,他从未放弃过生活。他用作品告诉我们,生活终究是自己的,哪怕时代再怎么不幸,哪怕命运再怎么注定,我们依然可以自由自在,去古巴捕鱼,去瑞士滑雪,去西班牙斗牛,去非洲狩猎在下雨的午后去找一只猫,在炎热的火车站喝一杯冰镇啤酒,在午夜的咖啡馆闲聊,总之,去大胆地、热烈地生活

或许,人生不只是一成不变的轨道,不只是千篇一律的工作,还可以在一个个细小的角落,找到意料之外的确幸。很可能就在门的另一边,有一只独属于你的玳瑁猫,在等待你的发现。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包括《今天礼拜五》和《大陆上来的好消息》上下两册,收录全部经典故事,包括海明威后期在瞭望山庄的创作。

现在,就翻开这些故事在生活的间隙摆脱班味儿”,走进精彩纷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