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再出王炸,创作视频真假难辨,眼见为实的信任彻底崩塌

发布时间:2025-10-06 16:47  浏览量:1

Open AI的Sora2刚上线三天,就把谷歌Gemini、自家Chat GPT都挤到了一边,直接冲上美国AppStore榜首。

这个能拍15秒好莱坞级大片的AI工具,让全网都在疯传各种真假难辨的视频,连奥特曼都成了被玩坏的“顶流网红”。

没人想到这个视频生成工具能火得这么快,Appfigures的数据显示,SorAIOS版首发当天下载量5.6万次,两天累计16.4万次。

虽说比起ChatGPT首发8.1万、Gemini的8万还差一点,但第三天直接逆袭破纪录,稳坐榜首位置,这种“出道即巅峰”的架势,在AI工具里着实少见。

真正让Sora2出圈的是它的“客串”功能,加上首次实现的音画同步技术,效果简直颠覆认知。

网友们最热衷的就是用它恶搞奥特曼,商店偷GPU被抓包的慌张表情、金字塔前热舞的夸张动作、化身猫人的撒娇神态,每一个视频里的奥特曼都栩栩如生。

更绝的是细节把控,发丝飘动、衣服褶皱都清晰可见,不说是AI生成的,根本看不出破绽。

更强的Sora2Pro版本只对ChatGPTPro用户开放,能生成长达15秒的高分辨率视频,这个时长意味着AI能完成更完整的叙事,离拍大片又近了一步。

网友实测的战争片demo里,爆炸火光、士兵动作的连贯性堪比电影片段,第一视角穿越埃及金字塔的视频,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千年古迹的震撼。

连LV、宾利这些奢侈品广告,它都能一键生成,质感丝毫不输专业团队的作品。

OpenAI还放出了全球首个由Sora2制作的近2分钟短剧《TheQuack》,走无厘头喜剧路线,讲的是创作者Gabrief拿“赛鸭”冠军的故事。

Sora2发布当天,奥特曼本人也以观众身份出现在剧中,激动惊呼的样子特别真实。

有人还翻出两年前威尔・斯密斯吃意大利面的AI鬼畜视频,现在用Sora2生成同款,效果已经能以假乱真。

最让人意外的是Sora2的“智商”按理说它是视频模型,却能解答语言模型的测试题。

EpochAI做的GPQA测试里,它在一个小子集上拿了55分,虽然比GPT-5的72分低,但已经相当惊人。

测试用的都是高难度科学题,比如问两个量子态的能量差该是多少,Sora2会生成教授写答案的视频来回应。

网友们猜这背后可能藏着GPT-4o的“大脑”,有人做过实验,问它最喜欢哪个OpenAI模型,四次测试有三次显示GPT-4o。

一种解释是用户的提示词先被语言模型处理,算出答案后再生成视频,不管真相是哪种,能凭一两句话提示就做出这么精准的内容,OpenAI的技术突破确实不小。

奥特曼最近发博文透露了两个大更新,一个是“互动式同人创作”模式,以后权利人能自己掌控角色的使用方式,想开放还是禁止都行。

好多创作者对这个功能特别期待,觉得能挖掘出不少新价值,另一个是盈利计划,现在用户生成的内容量远超预期,OpenAI打算和允许使用其角色的权利人分收益,具体怎么分还在试验阶段。

奥特曼说这让他想起ChatGPT刚上线的时候,会边试错边调整,成功了就推广到所有产品。

狂欢背后,不少人已经开始担心,纽约时报发现Sora能生成商店抢劫、炸弹爆炸的虚假视频,这些从没发生过的事,拍出来却跟真的一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HanyFarid教授急得直皱眉,他一辈子都在研究图像伪造识别,现在连他都没法一眼分辨Sora视频的真假。

这位教授坦言,每天都有大量这类内容流向公众,不管是煽动冲突、欺骗消费者,还是诬陷好人,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他更担心的是,大家对“眼见为实”的信任正在崩塌。以前照片文字能造假,视频还能当证据,现在连视频都靠不住了。

OpenAI虽然给Sora视频加了移动水印,但专家说稍微花点功夫就能去掉,这种技术趋势从谷歌五月份发布Veo3就开始了,Sora2只是把逼真度又提了一个档次。

OpenAI自己也承认,肖像权、滥用这些问题确实值得警惕,所以才采取逐步迭代的方式,尽量降低风险。

现在打开社交平台,到处都是Sora生成的视频,有人用它拍《速度与激情》风格的短片,有人做动画片片段,还有商家试着生成广告素材。

大家一边惊叹技术神奇,一边又在担心被虚假视频误导,这种矛盾恰恰说明,AI视频工具已经走到了改变内容创作的关键节点。

Sora2的逆袭登顶,与其说是一个工具的成功,不如说是AI进入视频创作深水区的信号。

15秒的视频里藏着的,既是普通人创作力的解放,也是对现实认知的挑战,奥特曼和他的团队还在快速迭代,收益模式和管控机制都在摸索中。

未来到底是AI帮我们拍出更好的内容,还是虚假信息彻底搅乱生活?现在没人能给出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技术的油门踩到底时,如何握紧风险的刹车,会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考题,毕竟AI能生成完美的视频,却生不出辨别真假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