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
发布时间:2025-10-24 04:00 浏览量:4
宝兴县邓池沟大熊猫
人生在世数十年,生在福中要知福。
四川雅安是苍天眷顾、恩赐给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界的风水宝地,绿色瑰宝,人间仙境。
四川雅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雅州府志》载道:“郡邑之建置以地,沿革以时。雅自古属蜀国,介处羌夷。秦始置县,至隋始设雅州及名山、荥经、芦山县,虽前后因革不一,至皇清雍正七年,升州为府,又改天全司为天全州,黎大所为清溪县,并隶府辖。”
“雅州府
古为蜀国。夏属梁州之域。商并梁于雍,为氐羌地。
周以梁合雍,其地为蜀国。
秦徙楚庄王之族以实之,立严道县属蜀郡。
汉增置青衣县。”
从雅安建置沿革看,历史上的雅安,早已经进入华夏版图,是地大物博,山清水秀,山川俊美,资源丰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类聚集,市场繁荣,商贾云集,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雅鱼塔
四川雅安,苍天眷顾,得天独厚,早已经拥有雅雨、雅女、雅鱼的“三雅文化”。
《书》纪:
“蔡蒙旅平,和夷底绩”。雅安大地广袤无垠,崇山峻岭,林海茫茫,山川秀美,全球独一无二,拥有有名的大山数百座:
市区仰望周公山
雅安山、周公山、严道山、龙观山、金鸡山、寨子山、悬空山、蒙山、莲花山、总岗山、瓦屋山、邛崃山、相岭山、铜山、芦山、始阳山、灵山、龙虎山、白虎山、龙头山、镇西山、马鞍山、罗纯山、二郎山、狮子山、飞越山、轿顶山、大雪峰、夹金山、神仙梁子等著名的山。
还有数以万计的山岭、山崖、山坪、山岗、山坡、山岩、山洞:
大相公岭、羊子岭、狮子岭、观音岩、梯子岩、天车坡、青岗坪、鸡上崖、虎头崖等。
泉、小溪流、水和川也多如牛毛,数不胜数,用甘甜的乳汁孕育、哺育、滋润着雅安境内的万事万物:
青衣江
平羌江、长濆江、周公水、白马泉、涌泉、名山水、两合水、百丈水、甘溪、荥水、经水、龙池、龙泉、青衣水、沫水、圣水、和川、响水溪、十八道水、灵关河、大渡河等。
雅安青山绿水佳天下,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只要来到雅安,映入眼帘的是座座青山,漫山遍野,碧绿色一片,条条小溪流、江河,座座湖海,河水碧波荡漾,纯美甘甜,好一派南国好山好水之城,美丽富饶之城,繁荣昌盛之城。
青衣江边上的女娲补天雕像
清风雅雨,秀雅宁安,山环水绕,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山水相连,山水相倚,山水相映,山水美景,山水小城、小镇、小村、小户,像一颗颗颗明珠,镶嵌在充满绿水青山的大地上,景城相融,景城互衬,景城相映,景城成趣,美艳惊人,艳丽迷人,令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荥经县龙苍沟植物活化石珙桐开花
冬去春来,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时的雅安,山花烂漫,油菜花开,梨花带雨,李花雪白,兰花飘香,梅花红艳,海棠花红,桃红柳绿,樱桃盛开,花的世界,香气扑鼻,迷倒路人。
荥经县云峰寺:1700多年的中国桢楠王
春过夏至,绿水青山,城市道路、公路两旁绿树成荫,五月鲜花开遍园野,森林公园,绿美一体,赤日炎炎似火烧,雅安就是清凉、凉爽世界,世外桃源,避暑胜地。
芦山县油菜花开
希望田野,田园风光,更加迷人,禾苗茁壮成长,绿油油的庄稼,笑迎游人。
天全县喇叭河红叶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山峡,满谷、满坡,层林尽染,五彩缤纷,风景秀丽。
天全县红色粮仓
田园由翠绿变橙黄至金色海洋,玉米成熟,金黄色稻谷飘香,丰收在望,粮仓满仓,猪肥羊壮。
我的回家之路;林海雪原
寒冬腊月,群山洁白,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分外妖娆。
绿美雅安,生态雅安,山美水美,成就动植物基因宝库:
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金猫、豹、云豹、雪豹、斑羚、鬣羚、红腹角雉、黑颈鹤、猕猴、棕熊、小熊猫等。
桫椤、珙桐、峨眉野连、四川红杉、连香、杜仲、天麻、贝母、虫草、厚朴、水青树、独叶草、木瓜红、桢楠、红豆树等。
大熊猫、珙桐被誉为动植物活化石。
雅安生态优势,形成天然的动植物家园,催生出大熊猫诞生家源、家园、乐园,熊猫之乡,熊猫故乡,熊猫文化,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国宝大熊猫
早在1979年10月,国家就在宝兴县建立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1869年,法国传教士、动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县盐井乡邓池沟一户农家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野生动物兽皮,经过仔细观察、鉴定,认定是一种珍稀的熊类,便称之为“黑白熊”。
戴维把熊猫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标本。
同时把珙桐种子等40多种珍贵动植物标本一并运到国外发表、展览,引起轰动和关注,名扬国际生物学界。
上世纪40年代,国家在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展品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书写着“猫熊”的学名。
当时阅读中文的习惯是从右至左,故而人们都把按英文书写方式由左而右的“猫熊”读成“熊猫”。
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纲、食肉目、猫熊科。
外形憨态可掬,笑容可掬,乖巧迷人。体形肥胖、圆润,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尾很短。
毛密而光泽,眼圆,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我国古代文献对“国宝”大熊猫有记录。
相传,早在夏代初期,人们曾把大熊猫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禹王。
《诗经》中有“献其貌皮”的记载。
先秦《尔雅》中的貘,西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貘,东汉《说文解字》中的貘,明代《蜀中广记》中的貊,按其解释,归纳起来为:“产蜀中,白豹似熊,黑白花,食铜铁”应该古代称为大熊猫。
中国第一只活体大熊猫被偷运到美国。
据资料介绍,露丝·哈克纳斯是一位美国服装设计师,她的丈夫威廉·哈克纳斯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因痴迷于大熊猫而前往中国,但在还未进入大熊猫产区时,就因感染伤寒病逝于上海。
露丝决定继承丈夫的遗愿,到中国去寻找活体大熊猫。1936年,她从上海乘船沿长江上溯,进入四川,并辗转到雅安地区宝兴县东河黄店子。在当地藏族猎手昆丁的帮助下,露丝在一根断了枝的山核桃树洞边发现了一只大熊猫幼仔。
露丝带着熊猫幼仔回到上海后,试图办理准运证,但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官员与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接触两次都被拒绝。于是,露丝把大熊猫装进一个箩筐里,在登记表里填着“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并用两美元贿赂了海关人员,登上了美国轮船“麦金莱总统号”,将大熊猫偷运到了美国。
1936年圣诞节前夕,这只大熊猫幼仔被运抵美国旧金山,露丝取名为“苏琳”,苏琳被露丝以8750美元卖给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该动物园公开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芝加哥市民前往观赏,轰动一时,名扬天下。
青衣江边垂钓
两年后,经动物学家深入研究,认定它属于熊猫科,便正式定名为“猫熊”。
上世纪40年代,国家在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展品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书写着“猫熊”的学名。
当时阅读中文的习惯是从右至左,故而人们都把按英文书写方式由左而右的“猫熊”读成“熊猫”。
大熊猫:亦称猫熊。
哺乳纲、食肉目、猫熊科。
外形憨态可掬,笑容可掬,乖巧迷人。体形肥胖、圆润,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尾很短。
毛密而光泽,眼圆,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我国古代文献对“国宝”大熊猫有记录。
相传,早在夏代初期,人们曾把大熊猫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禹王。
《诗经》中有“献其貌皮”的记载。
先秦《尔雅》中的貘,西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貘,东汉《说文解字》中的貘,明代《蜀中广记》中的貊,按其解释,归纳起来为:“产蜀中,白豹似熊,黑白花,食铜铁”应该古代称为大熊猫。
据《宝兴县志》载:“从1957年到1985年,国家在宝兴县调走大熊猫共104只,其中有14只作为国礼馈赠给苏联、朝鲜、日本、西德、美国、法国、英国和墨西哥8个国家,成为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象征”。牠们的名字是:平平、安安、凌凌、三星、丹丹、晶晶、玲玲、黎黎、兴兴、兰兰、康康、欢欢、宝宝、迎迎等多出产自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
文中提到的“貘”或“猛氏”,被认为是大熊猫的古称。
如汉代学者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貘,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
1975年,考古学家在西汉文帝母亲薄太后陵的从葬坑中出土了大熊猫颅骨,也佐证了《上林赋》中关于上林苑有大熊猫的记载。
唐代,大熊猫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唐太宗曾在丹霄殿设宴赏赐10多名有功之臣,当时最高奖赏是“貘”。
如今的雅安建成了大熊猫繁育、养殖、保护、科研和观赏基地。
雅安市作为全球大熊猫保护的核心区域,拥有显著的保护成效和完善的保护体系:
大熊猫保护面积。
雅安市大熊猫保护区域主要由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和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总面积超过6300平方公里:
1.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
这是雅安大熊猫保护的核心载体,于2021年正式设立,总面积达5935.82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7%,占雅安市域面积的39.5% 。
其中:
核心保护区:3792.57平方公里,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为大熊猫提供原始栖息地。
一般控制区:2143.25平方公里,在保护前提下允许适度生态旅游和科研活动。
该片区连接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等山系,是大熊猫跨区域基因交流的关键廊道,尤其对大相岭山系孤立小种群的复壮起到决定性作用 。
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宝兴县,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1869年),总面积390.39平方公里,以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
喇叭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天全县,面积234.34平方公里,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重叠,是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石棉县境内,面积477.3平方公里,是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已成功放归多只大熊猫并融入野生种群 。
3. 生态修复与廊道建设
雅安市通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41.2平方公里,并重点建设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3条生态廊道,为大熊猫迁徙提供“绿色高速公路”。
截至2025年,已完成1055公顷废弃矿山修复,消除地质隐患56处,打通2条生态廊道 。
二、大熊猫保护基地
雅安市拥有多个功能互补的大熊猫保护基地,涵盖繁育、科研、野化训练和科普教育等职能:
1.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位置:雨城区碧峰峡风景区内,距市区15公里,交通便利 。
规模:总规划面积6000亩,已开放1074亩,划分为白熊坪、大熊猫幼儿园、海归乐园等六大功能区。
职能:承担大熊猫人工繁育、疾病防控、科普教育等任务,是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基地之一。
截至2025年,基地内有大熊猫80余只,包括全球首例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产下的“和和”“美美”及其后代 。
设施:
配备科研中心、育幼中心、大熊猫医院等专业设施,2025年新建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保护精准度 。
2. 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
职能:
位于宝兴县,专注于大熊猫野化训练和野外引种研究。例如,大熊猫“淘淘”“华妍”经野化放归后,已成功融入石棉小相岭野生种群并参与繁殖,证明了该基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 。
3. 栗子坪野化放归基地
特色:
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累计放归大熊猫10余只,建立了完整的野化放归技术体系,并构建石棉大熊猫DNA数据库,鉴定出33只个体,显著提升了种群遗传多样性 。
4. 宝兴邓池沟大熊猫国际溯源营地
定位:
以大熊猫文化溯源和博物科普为主,生活着5只大熊猫,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是体验大熊猫发现历史的重要窗口 。
三、保护成效与特色
1. 种群复壮成果
大相岭山系野生大熊猫数量从十年前的38只增至近年红外相机监测频率显著提升,小相岭山系通过DNA监测显示种群遗传多样性从0.581提升至0.745 。
2. 科技赋能保护
雅安建成全国仅有的2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天空地”监测平台之一,整合无人机、红外相机、水文气象设备等,实现对5935平方公里区域的实时动态监测 。
3. 社区共建模式
创新“国家公园+政府+本地居民”(NPL)机制,设立882个生态公益性岗位,带动社区从传统伐木、采矿转向生态管护和绿色旅游,年均接待游客超340万人次 。
绿美家园,熊猫雅安。
绿色瑰宝,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