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元一袋猫血背后:流浪猫的血色噩梦与宠物医疗黑幕

发布时间:2025-10-29 18:59  浏览量:3

近日,一则关于广州流浪猫被抓去抽血卖血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无数爱猫人士的心被深深刺痛。视频中,一只可怜的狸花猫被死死按住,前腿插着抽血包,大量的血液被迅速抽出。它的身体明显瘫软,毫无反抗之力,而抽血者甚至还提起它的后腿,试图抽取更多的血,场面不忍直视。

据曝光此事的博主透露,这些流浪猫被 “动物血库” 机构抓捕后抽血,然后有偿供给宠物医院,在有其他猫咪需要输血时使用 。在业内,这类被抽血的猫被称为 “血猫”。一只猫能被抽 3 - 4 袋血,每袋售价高达 800 元 ,而收购一只猫的成本却只需几十块钱。正常情况下,为保证猫咪健康,每公斤体重最多抽取 10 毫升血,可 “动物血库” 的操作疑似大大超出了猫咪的承受极限。

这一令人发指的行为背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黑色产业链,而驱动这一切的,正是那令人疯狂的暴利。从源头到终端,每个环节都充斥着对生命的漠视和对金钱的追逐。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流浪猫本就艰难地为生存挣扎着。它们穿梭在垃圾桶间,寻找着能果腹的食物,居无定所,时刻面临着饥饿、疾病和寒冷的威胁 。然而,它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的 “血包”。这些不法分子,或手持捕猫笼,或带着简陋的抓捕工具,在流浪猫经常出没的地方设下陷阱。一旦有流浪猫上钩,等待它们的便是无尽的痛苦。据了解,一只流浪猫的收购价格仅在几十元左右,如此低廉的成本,却能换来高额的回报,这让不法分子们趋之若鹜。在他们眼中,这些流浪猫不再是鲜活的生命,而是一个个待宰的 “商品”。

被抓捕的流浪猫被送到隐蔽的 “血库”,这里的环境脏乱差,根本没有任何专业的采血设备和卫生条件。采血人员手法粗暴,完全不顾及猫咪的感受和健康。他们往往超量抽血,一只健康成年猫一次最多抽取 50 毫升左右的血液才较为安全,可在这个黑色产业链中,猫咪们被抽取的血量常常是正常量的数倍,有的甚至高达 200 毫升 。而且,这些猫咪还会被反复抽血,每次抽完血后,它们虚弱地瘫倒在笼子里,得不到任何护理和照顾,只能自生自灭。随后,这些 “新鲜” 的血液被以高价卖给宠物医院,一袋血的售价可达 800 元 。交易过程十分隐蔽,大多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联系,转账付款,不留任何痕迹,让监管变得异常困难。

宠物医院作为这条产业链的终端,在其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一方面,随着养宠人群的增加,宠物生病需要输血的情况日益增多,而正规的血源却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血库系统,血源主要依靠主人自有猫、朋友猫或网络求助,以及爱心人士提供猫源并收取主人补贴,还有商业性质的猫血库这三种途径 。前两种途径匹配效率低、覆盖范围有限,商业血库便成为了很多宠物医院的选择。另一方面,部分宠物医院为了追求利润,对血源的质量和来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爆料,有些医院每介绍一单 “黑血” 生意,就能拿到 100 - 300 元不等的回扣,甚至将推荐量纳入医生的绩效考核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 “黑血” 时,失去了应有的职业操守和底线。

在我国,宠物血库系统的不完善以及监管的缺失,给了这条黑色产业链可乘之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像人类血库那样规范、完善的宠物血库体系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这使得商业血库在运营过程中乱象丛生,从猫咪来源到采血过程,再到血液的储存和运输,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

在监管方面,虽然我国有《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对于宠物输血这一新兴领域,却存在着诸多空白。对于宠物血库的设立条件、审批流程、运营规范以及血液的采集、检测、储存和运输等环节,都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导致监管部门在执法时缺乏有力的依据。此外,宠物医疗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 ,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着监管重叠和监管盲区,这也为黑色产业链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要彻底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面对这一恶劣事件,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涉事的 “动物血库” 和宠物医院展开全面排查。执法人员深入到各个隐蔽的采血点,收集证据,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他们深知,只有依法严惩,才能起到震慑作用,让那些不法分子不敢再轻易践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在未来,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宠物输血领域的各项规范和标准。制定严格的宠物血库设立条件,规范采血流程,确保血液质量和动物福利。同时,加大对非法采血、血液买卖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黑色产业链无利可图。

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也积极行动,发布了《倡议书》,呼吁全市动物诊疗机构拒绝使用来源不明的犬猫血液 。这一举措得到了众多宠物医院的积极响应。行业内部应加强自律,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宠物医院要严格把关血源,拒绝与非法血库合作,确保每一袋输入到宠物体内的血液都来源合法、质量合格。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违规操作的医院进行曝光和处罚,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

此外,宠物医疗行业应积极探索建立正规的宠物血库系统,鼓励宠物主人自愿参与献血,为宠物输血提供稳定、安全的血源。通过行业内部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血源问题,让黑色产业链失去生存的土壤。

公众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爱猫人士和广大市民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表达对 “血猫” 事件的愤怒和谴责。他们通过转发曝光视频、发起联名倡议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黑色产业链的存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自我意识,抵制使用来源不明的猫血。在为自家宠物选择医疗服务时,要仔细询问血源情况,选择正规、有良心的宠物医院。一旦发现有可疑的采血行为或非法血库,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让黑色产业链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