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体内都是虫子,你却不知道?这些迹象要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2025-07-06 20:59 浏览量:1
看到猫咪有“迷惑行为”时,你会不会以为它在卖萌?
大部分情况是的,可是一些行为其实是“求救信号”。
尤其是夏天各种虫子很活跃,猫咪感染寄生虫风险变高。
如果你不能识别这些“信号”,猫咪就会饱受寄生虫的折磨,这是每一个养猫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异食癖
猫咪好奇心很强,它们对塑料袋、毛线团、橡皮筋都很感兴趣。
但是如果发现它们反复咀嚼这些东西,还时不时的舔地板缝、墙壁等,可要注意了。
猫咪很可能时感染了弓形虫或蛔虫等寄生虫。
研究发现,感染弓形虫的猫咪大脑皮层活跃度下降18%,导致认知判断异常,约35%的弓形虫感染猫会出现异食癖。
一般幼猫感染蛔虫后,肠道黏膜持续隐痛和瘙痒,它们通过舔舐墙壁、地板来转移内部不适。
如果发现猫咪在瞎吃东西,一定要及时阻止,不然很容易引发肠梗阻或胃肠道穿孔。
二、用屁股擦地
猫咪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我们在惊叹猫咪身体的柔软程度时,不要忘了观察,这些动作是否是猫咪的求救信号。
比如猫咪在餐后半小时或者睡醒后,经常会臀部贴地,前腿拖动身体在地板、地毯等粗糙表面摩擦,还会频繁的舔肛门周围的皮肤,甚至抓挠。
这可不是猫咪注意肛门卫生,而是感染了滴虫等寄生虫。
滴虫的白色节片会黏附在猫咪肛门周围的毛发上,因此猫咪会感到特别瘙痒。频繁的摩擦和抓挠导致周围的皮肤泛红,溃烂,毛发也会黏腻打结。
这个时候一定要查看猫咪的粪便,如果是里面混有节片,则要及时驱虫,外加清洁猫咪活动区域,避免二次感染。
三、不愿意动
夏天温度高,猫咪活动量下降是正常现象,但是夏天也是猫咪感染寄生虫的高发期。
如果发现猫咪不愿意运动,对逗猫棒提不起兴趣,对主人也开始冷淡起来,不让摸,叫不动,昏昏欲睡,甚至肚子躲在床底下,这个时候就要警惕了。
猫咪可能是感染了钩虫、心丝虫等寄生虫了。
感染钩虫会使猫咪心跳加快,轻微运动就会气喘吁吁,还会导致贫血,无法跳到常规高度的猫爬架。
感染心丝虫的猫咪呼吸频率加快,还会张嘴大口呼吸,常常采用节能模式“母鸡蹲”,白天萎靡程度加重。
猫咪感染期间给猫咪提供安静温暖的地方,喂高能量的食物,当然也要及时驱虫。
四、吃不胖
猫猫明明吃的很多,但是它的体重反而下降了,毛发也变得粗糙分叉,这可不是“易瘦体质”啊。
如果出现这种“多食消瘦” 现象,你要警惕猫咪可能是感染了蛔虫、钩虫之类的寄生虫。
研究表明,蛔虫成虫可长达15-20厘米,每条成虫每天可消耗宿主20% 的肠道营养。即使猫咪频繁吃东西,每周体重仍会下降0.2-0.5公斤。
这种情况下,猫咪吃再多,还是会营养不良,肋骨和腰椎骨越发明显,毛发肯定也不光滑。
即使猫咪不出门,定期驱虫也是必要的。
每三天用热水清洗猫窝、食盆,彻底清理猫砂盆并消毒。
每周吸尘沙发缝隙,用宠物专用杀虫喷雾处理角落。
内驱3-6个月一次,外驱2-3个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