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喵 妙

发布时间:2025-07-20 06:35  浏览量:1

徐悲鸿的猫:

墨团里的烟火气

“人家夸我的马好,其实我的猫比马画得更妙!”

猫的专用画师

爱猫人士

文中动图皆根据徐悲鸿大师画作生成

不与文字情节一一对应,仅作示意欣赏

徐悲鸿诞辰130周年

今年是徐悲鸿诞辰130周年。这位宜兴籍艺术大师在民族危亡之际以画笔为刃,将家国情怀倾注于水墨丹青,其笔下的骏马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鲜为人知的是,徐悲鸿曾自评“猫作优于马作”。那些或蜷伏或警觉的猫像,既展现其精湛技法,更折射出艺术家孤傲高洁的品格——如猫般敏锐洞察时局,又如猫般保持独立风骨。

透过这些灵动墨韵,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格,表达一份深情的致敬与永远的怀念。

C A T

一、猫猫的日常

徐悲鸿画猫,全是生活里看到的鲜活。

瘫成毛团的懒猫,肚皮软得像融化的墨,尾巴尖却警觉地卷着,仿佛下一秒就要跳起来扑蝴蝶。

速写本里满是“猫片”——窗台边炸毛互殴的、书架上偷鱼干的,连小猫崽抢奶的憨态都被他几笔定格。

画中的金色光晕裹着猫的慵懒,阳光几乎要淌出纸面。

C A T

二、毛孩子的“混血美学”

他的猫,是东西方艺术的“结晶”。

写 实 魂

用西方解剖学抠细节,猫脊椎的弧度、爪垫纹路甚至瞳孔随光收缩的变化,全被他“运用”到画稿里。

水 墨 皮

一团墨色蜷于石上,淡墨扫几笔是肌肉起伏,浓墨点两下成竖起的耳尖,活像被雷惊醒的“夜巡官”。

最绝的是送徐志摩的“无爪猫”,题跋调侃:“志摩多所恋爱,今乃及猫”。这猫没爪子,有人猜是艺术隐喻,有人笑是损友互怼——但画上翘着尾巴的傲娇样,仿佛是两位才子“斗嘴”的见证。

猫须如钢针倒竖,尾巴绷成刀,田汉题诗:“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这呼应了徐悲鸿在抗战宣言中“艺术家应以笔代戈”的呼吁,猫成为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