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香寺、怡红院、绛芸轩、瑞珠、宝珠这些名字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发布时间:2025-09-04 20:06  浏览量:22

蟠香寺、怡红院、绛芸轩、瑞珠、宝珠这些名字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原创 王培宏 ph和养猫人和猫

2025年09月04日 19:42 北京

【ph红楼研究系列】第40期,20250904,ph

蟠香寺、怡红院-绛芸轩、瑞珠、宝珠这些名字的共同特点是:组合命名法,它们都暗含了两个人的名字。这是曹雪芹在给剧中人物、地点命名时的除了谐音隐喻法外的另一个惯常手段,但是这一手段不像谐音法那样被普遍注意到。所以有必要写此文略作说明。

1.蟠香寺

“蟠香寺”这个寺庙名字在全书中一共出现过两次,都是围绕妙玉而出现的。第一次是在第41回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游览大观园时,众人游到妙玉住的栊翠庵,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三人喝梯己茶,黛玉没有喝出泡茶的水是什么水被妙玉嘲讽:【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第二次是出现在第63回,宝玉在生日当天接到了妙玉的“槛外人”生日贺卡后不知道该怎么写回贴,想去问黛玉,在去潇湘馆的路上碰到了邢岫烟,邢岫烟对他说的这段话:【岫烟笑道:“她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她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她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她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她庙里去作伴】。

把这两段话结合起来,我们就能知道:妙玉五年前是在苏州的蟠香寺修行,在那里住了整十年,也就是说,妙玉带发修行出家已经15年了。

根据本系列前文整理出的《红楼梦的时间线》可知:第41回的故事发生在红楼14年,第63回的故事发生在红楼15年。所以,当邢岫烟提到妙玉时,妙玉出家已经16年了。

而妙玉首次出场是在第18回,当时妙玉18岁,其师父已死,她自己滞留在京城:【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竟未回乡。”】。

同样根据《红楼梦的时间线》,第18回的故事发生在红楼12年,这一年妙玉18岁,所以妙玉请黛玉宝玉宝钗喝梯己茶时20岁(妙玉与宝钗同岁,在红楼14年时都是20岁),她所说的“5年前”就是她15岁时。

15岁时她已经在蟠香寺住了10年,说明她是5岁出家(注意这个年龄段:香菱是在5岁被拐,黛玉是在6岁死了母亲,香菱、黛玉都是在3岁时遇到和尚要化她们出家而未出,妙玉则是先由家人买了替身不中用,才在5岁时亲自入了空门,所以妙玉买替身的时间点大概率也是3岁左右)。

“去岁”进京,也就是她在17岁(红楼11年)随师父进京。15岁到17岁之间有个空档期,说明在这两年间她师父带着她可能在各处云游,就像贾雨村被罢官后云游一样,最后到了京城落脚,她师父认为在京城她会有她的“结果”,她在进京第二年时入了贾府住进了大观园,就是她师父认为的“结果”。

妙玉在蟠香寺里从5岁住到了15岁,对应的《红楼梦的时间线》就是红楼-1年至红楼9年。也就是说,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最先渡的人是妙玉,她是整部红楼梦中第一个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渡了的人,比宝玉、黛玉、香菱、甄士隐都更早。

而薛蟠抢走香菱一事则发生在红楼7年,这时妙玉就恰好住在蟠香寺修行。所以,蟠香寺=薛蟠+香菱。这就是作者设计这个名字的来历。

2.怡红院-绛芸轩

在前文《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中的三处印刷错误》曾提到人社版《红楼梦》中有“绛芸轩”和“绛云轩”的印刷混乱,有人争执到底是“绛芸轩”还是“绛云轩”。其实这个答案非常清晰:只能是“绛芸轩”,不可能是“绛云轩”。

因为怡红院-绛芸轩这一组合名字里嵌入了两个人的名字:贾芸、林红玉。

这两个被几乎所有读者忽视但其实相当重要的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世俗映像:

1)贾芸是除了贾宝玉本人外,唯一一个登堂入室进了怡红院绛芸轩内室的男性。

2)林红玉是除了贾宝玉所有大丫鬟外,唯一一个登堂入室进了怡红院绛芸轩内室的二等丫鬟。

3)贾芸与林红玉在大观园怡红院相遇并且相爱,就连他们传情示爱的方式——手帕传情——也与贾宝玉林黛玉的传情示爱方式(贾宝玉送给林黛玉两块旧手帕,是两人真正的定情物)完全一样。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唯一的原因,就是怡红院-绛芸轩隐含了贾芸和林红玉的爱情,因为他俩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映像,因为他俩的爱情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希望——作者在写下这一悲剧故事时留下的一丝暖意希望。所以他把贾宝玉的住处起名叫怡红院-绛芸轩,隐含了贾芸和林红玉两人的名字。

所以绛芸轩只能是“绛芸轩”不能是“绛云轩”。

3.瑞珠、宝珠

秦可卿的两个丫鬟瑞珠、宝珠的名字是彻底解开到底是谁“养小叔子”这个红楼梦第一谜团的金钥匙。

对该问题的具体的论证解答需要另外一篇专文来完成,这里仅就这两个丫鬟的名字组合所隐藏的答案做一揭示:瑞珠=贾瑞+贾珠;宝珠=宝玉+贾珠。

答案在于:贾珠死,贾瑞死,瑞珠一头撞死;贾珠死,宝玉没有死,宝珠没有死,她作为秦可卿的义女在贾府以主人身份活了下去。

这是曹雪芹典型的镜像手法的又一次运用。

但本文要说的重点,是曹雪芹在命名中的这一个不被注意到的手段:组合命名法。它比谐音命名法更隐晦。

在全书中,采用这种方式命名的应该不只有蟠香寺、怡红院-绛芸轩、瑞珠、宝珠这几个例子,可能还有,待我进一步发现后再及时补充完善。

(本文完)

ph之“红楼研究”系列

1.红学研究领域最新重大发现:刘姥姥女婿一家三代的人名隐喻

2.贾宝玉的大名到底叫什么?

3.高鹗不懂红楼,世人难解雪芹

4.《红楼梦》是千古杰作,高鹗是千古罪人

5.高鹗所续后四十回的最大功能

6.曹雪芹vs乾隆:《红楼梦》vs《四库全书》

7.蒋勋、白先勇、王蒙都是根本没有读懂《红楼梦》的典型

8.刘姥姥随口编的“茗玉”其实就是在隐喻“黛玉”

9.曹雪芹其实才是最早的新文化运动主将

10.贾府上下多须眉,不如探春一女子

11.晴雯与袭人:高下立辨

12.大观园里没有秘密

13.红梦残缺半边楼

14.所谓的“108回癸酉本石头记”必是伪作

15.很可惜,台湾没有真正的文化大家

16.蔡元培、陈独秀、茅盾等人都在矮化丑化《红楼梦》(上)

17.

18.

19.

20.

21.

22.

23.

24.蔡元培、陈独秀、茅盾等人都在矮化丑化《红楼梦》(下)

25.ph论《红楼梦》合集(1):一部被误解了整整260年的旷世杰作

26.读懂《红楼梦》的第一个门槛:读懂曹雪芹写的《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