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东莞两人高烧不退、腋下肿大包,竟跟猫有关!

发布时间:2025-09-22 14:47  浏览量:1

每个养猫人看到毛茸茸的小脑袋蹭过来,瞬间没了抵抗力。小猫咪有什么坏心思呢,只不过可能上一秒跟你撒娇,下一秒就翻脸给你来一下。如果不幸中招,猫抓病可能已经悄悄找上门。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连续收治了2名“铲屎官”,他们都在被猫抓伤后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甜蜜的负担”——猫抓病。

撸猫被抓伤,“铲屎官”腋下肿起大包

病例1:55岁的骆先生(化名),因手部被猫抓伤后未在意,1周后出现同侧腋下及肘部淋巴结肿大,伴高热,到红楼院区急诊综合病区就诊,医生进行局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他为猫抓病。

病例2:22岁的小叶(化名),与家中小猫玩耍不慎被抓伤,1个月后出现发热伴右侧腋窝下淋巴结肿痛明显,就诊于红楼院区急诊综合病区,经详细问诊和检查后被确诊为猫抓病。

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 CSD),医学上称为“猫抓热”,又称良性淋巴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顾名思义,通常是由猫抓伤或咬伤后感染汉赛巴尔通体引起的一种主要以发热、皮损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猫咪通过跳蚤感染这种细菌,并成为携带者,当它们抓伤、咬伤人类,或舔舐人类的开放性伤口时,就可能将细菌传染给人。

注意:并非所有猫咪都携带,也并非被抓就一定会感染,但风险确实存在。

猫抓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甚至更长,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

☆原发皮损

被抓伤处附近可能出现红色、水泡状的丘疹,不痛不痒,几天后可能化脓、结痂自愈。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信号!

☆淋巴结肿大

这是最典型的表现。在抓伤后1-3周,靠近伤口的淋巴结(最常见是腋下、颈部、腹股沟)会出现肿大、疼痛,甚至化脓。比如手被抓,可能同侧腋下淋巴结会肿大。

☆全身症状

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全身症状。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有猫接触史,一定要及时到急诊科或发热门诊就诊!告知医生你有被猫抓伤的经历。

问:如何诊断?

医生会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并结合血常规、淋巴结彩超等检查进行判断,必要时会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淋巴结活检来确诊。

问:如何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本病多为自限性,即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可以自行清除病菌,通常2-4个月内可自愈,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止痛)。

对于症状较重、免疫功能低下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

切记:淋巴结肿大切勿自行挤压或穿刺,以免加重感染,需遵医嘱处理。

科学撸猫是关键,不必“谈猫色变”,做好预防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驱虫是重中之重

定期给猫咪进行体内外驱虫,尤其是防跳蚤,这是阻断传播源的关键。

☆修剪指甲

定期为猫咪修剪指甲,减少被严重抓伤的风险。

☆规范互动方式

不要随意与陌生或不熟悉的猫咪逗玩,避免激怒它们。与自家猫玩耍时也可使用玩具,减少直接徒手互动。

☆及时处理伤口

一旦被猫抓伤或咬伤,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或皂液)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

☆洗手习惯

与猫咪玩耍后,尤其是接触过它的唾液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和免疫力低下成员时。

☆特殊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正在接受化疗者等)以及幼儿,需格外注意,考虑养宠前建议咨询医生。

☆猫抓病由细菌引起,不会致命,但过程痛苦。

☆狂犬病由病毒引起,是致命性的。

☆两者的应对措施各有不同,如果被来历不明或未接种疫苗的猫严重咬伤或抓伤,在处理伤口后,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