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宋清辉为网红户晨风喊冤!称他一心爱国,即使言论刺耳也该理解
发布时间:2025-10-02 12:04 浏览量:2
9 月 30 号晚上,靠 “逆天言论” 吸粉 172 万的网红户晨风突然从互联网消失了 —— 微博账号变灰、粉丝清零,抖音被禁言,B 站直接搜不到踪迹。
这个结果出来后,评论区里几乎是一片 “大快人心” 的叫好声,有人翻出他的言论截图直言 “早该封了”,还有人盘点出他从 2023 年到 2025 年密密麻麻的违规记录,半屏都装不下。
让网友忍无可忍的,是户晨风一套荒诞的 “分级理论”。2024 年起,他彻底抛弃了早年 “接地气” 的风格,直播连麦先问 “你用什么手机”:用苹果就客气两句,用安卓要么挂麦要么嘲讽 “底层人才用”。
这套逻辑被他延伸到极致:“苹果人 = 精英 = 本科以上”“安卓人 = 底层 = 大专以下”,甚至发明出 “安卓学历”“苹果大学” 的说法,把末流 985 都归为 “低价值群体”。有人反驳,他直接回怼 “月入 5000 的人不配和我说话”。
更过分的是他对国产品牌和传统文化的轻慢。
一边贬低 “安卓厂商该放弃 2500 元以上市场”“国产电车续航虚标 50%”,一边鼓吹 “手机只认苹果,电车只选特斯拉”,完全无视国产快充和智能驾驶的国际地位。
今年 1 月,一句 “年夜饭不如麦当劳好吃” 更是戳中了大众的痛点 —— 在他眼里,工业快餐的 “美味” 秒杀家庭宴席,却忘了那桌菜里藏着几代人的亲情记忆。到后来,他甚至吐槽高铁站 “修得太宏伟浪费”,公然鼓吹 “最好私有化”,被网友骂作 “挑衅国家制度”。
其实这不是户晨风第一次被封。2023 年因养老金视频违规封过,2024 年碰敏感问题又封过,可每次解封后他反而变本加厉,把极端言论当成博流量的工具。
靠着粉丝打赏赚得盆满钵满的他,还把扭曲观念灌输给未成年人:“努力没用,选对品牌才重要;中小城市没前途,逃离才是捷径”。这次全网封禁,正是 “清朗行动” 对挑动对立者的重拳出击,连 “浙江宣传” 都发文点名要纠正这种 “认知扭曲”。
就在全网为封禁拍手称快时,自称经济学家的宋清辉突然站出来唱反调。他公开表示,网红户晨风是 “一心爱国的”,即便言论刺耳也该理解支持,“不然有一天,你我皆有可能因为言论获罪”。
这句话瞬间引发新的争议,有网友直接点破 “这就是物伤其类吧”。
了解宋清辉的人,对他这种 “反向发声” 并不意外。这位一直以 “独立经济学家” 自居的人士,向来喜欢在热点事件中发表争议观点。胖东来起诉他时,他坚称自己的言论只是 “观点表达”,还辩解 “独立经济学家只要市场认可就行”,却回避谈论自己的学历背景。
之前释永信被调查,他又拿 “少林寺旅游收入占登封财政三分之一” 当理由,说不该抹杀其贡献,结果被南京大学博士汤家凤痛批 “颠倒黑白”。甚至对虐猫人,他都曾说要给 “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次为户晨风发声,也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但网友显然不买账:户晨风的言论早已超出 “刺耳” 范畴,而是涉嫌挑动阶层对立、贬低国货、冒犯传统,平台封禁是依规行事,怎么就成了 “言论获罪”?
更有人翻出旧账,想起他之前因贬低于东来和胖东来被网友抵制,清明节悼念儿子时评论区全是骂声,质疑他 “总拿争议换流量”。
宋清辉或许想讨论 “言论边界”,但他选的例子实在站不住脚。户晨风的封禁,从来不是因为 “说话刺耳”,而是因为其言论违反法律法规和平台公约,多次踩线却屡教不改。正如网友所说,“理解言论自由,但不理解拿低俗和对立当自由”。
这场争议的核心,从来不是 “该不该有不同声音”,而是 “什么样的声音该被包容”。爱国的前提是尊重常识、尊重他人,而非用极端言论制造撕裂。
宋清辉口中的 “理解”,终究没能说服大多数人 —— 毕竟,清朗的网络空间,容不下挑动对立的言论,更容不得对违规行为的纵容。